投資者保護宣傳 培養正確投資理念
活動主題
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價值取向,以提升金融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和金融素養為目的,宣傳理性投資、價值投資和長期投資理念,持續推進行業誠信文化建設,切實保護金融消費者合法權益,服務金融市場高質量發展。
活動主要內容
普及金融投資基本知識、風險與收益相匹配的投資觀念,圍繞“三適當”原則,向消費者充分說明產品基本信息、風險特征、收益特征、投向、費用等情況,倡導消費者根據自身風險承受能力選購投資產品,提升消費者科學理性選擇投資產品的能力。
普及理財與投資型保險的區別,宣傳購買投資型保險產品的注意事項,提示銷售誤導風險。普及養老金融知識,倡導消費者結合經濟情況、風險偏好,理性合理規劃自身保險保障。
提醒消費者遠離非法推薦股票基金期貨、非法代客理財等行為,警惕“保本高收益”等虛假宣傳,提高風險意識和防范能力,提示消費者通過正規渠道進行投資。
理財小知識
不存在“保本高息”理財產品
根據2022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金融機構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不得承諾“保本保收益”。消費者應認清銀行理財、基金、信托、期貨等均不是存款,高收益意味著高風險,“保本高息”“專家保證”等均是虛假網絡投資理財類詐騙的常見套路,應提高警惕。
不輕信來路不明“小道消息”
消費者進行投資理財時應首選經金融監管部門批準設立并頒發許可證的金融機構,不輕信通過網絡論壇、微信群、QQ群等傳播的“小道消息”以及無合法資質的機構或人員。如對金融業務存在疑問,可通過金融機構或監管部門官方網站、熱線等咨詢核實。
不貪圖“一時便宜”因小失大
消費者要樹立科學理性的投資理財觀念,切忌僥幸心理、賭博心態。對陌生來電、郵件推銷等非正規網絡途徑誘導投資行為保持警惕,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或掃描二維碼,不輕易授權非官方APP使用協議;拒絕與陌生人共享實時位置、分享含有身份信息的照片,避免因信息泄露造成經濟損失。
